察隅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當地農牧民曾引種用獼猴桃, 2011年開始規模種植(下圖)。種植區地處亞熱帶濕潤山區河谷臺地,土壤肥沃,水質優良,2017年“察隅獼猴桃”獲批農產品標志。察隅獼猴桃掛果期長,可錯峰上市。獼猴桃種植帶動了當地農牧民脫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 . 察隅獼猴桃獲批農產品地理標志,關鍵在于( )
A . 獨特的自然環境 B . 傳統的生產方式
C . 先進的農業科技 D . 豐富的種植經驗
2 . 察隅獼猴桃掛果期長,有利于( )
A . 降低產品運輸費用 B . 提高市場競爭力
C . 降低果園管理成本 D . 提高土地利用率
1 . A
2 . B
【分析】
1 .根據材料,種植區地處亞熱帶濕潤山區河谷臺地,土壤肥沃,水質優良,且察隅獼猴桃掛果期長,可錯峰上市,所以察隅獼猴桃獲批農產品地理標志,關鍵在于當地自然環境獨特, A 正確;獼猴桃為當地引種,且 2011 年開始規模種植,其種植經驗不豐富,且實現規?;N植,種植方式不一定是傳統的種植方式, BD 錯;察隅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農業科技并不先進, C 錯。故選 A 。
2 .察隅獼猴桃掛果期長,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品質好,并可錯峰上市,從而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B 正確;并未降低產品的運費, A 錯;掛果期長導致果園管理成本升高,土地利用率降低, CD 錯。故選 B 。
【點睛】
農業的區位條件:氣候(光照、熱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場、交通、勞動力、政策、科技、飲食偏好等,有時候也需要考慮自然災害的影響。
我國東部某山區有一 AAAA級景區,2011~2017年游客數量持續增加,景區周邊農家樂數量逐年增多,分布范圍不斷擴大,下圖示意2011、2014年和2017年景區周邊農家樂的空間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 . 2011~2017年農家樂空間分布的變化表現為( ??)
A . 由點狀到線狀 B . 分散程度加強
C . 由線狀到面狀 D . 集聚程度加強
2 . 與 2017年農家樂空間分布關聯最緊密的因素是( ??)
①景區位置②村莊位置③交通線路④村莊規模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 . D
2 . A
【分析】
1. 讀圖可知, 2011 年農家樂在空間分布上呈小團塊狀,并非點狀或面狀,至 2017 年農家樂在空間分布上呈面狀, AC 錯; 2011 年農家樂分散分布在三個小團快區域,而 2017 年農家樂分布范圍更廣,農家樂呈面狀集中分布且面積擴大,其集聚程度在增強, D 正確, B 錯。故選 D 。
2. 根據題意 “ 景區周邊農家樂數量逐年增多,分布范圍不斷擴大 ” 可知,農家樂集中分布區集中在景區附近,受景區影響,帶來充足的客源,故 2017 年農家樂空間分布關聯最緊密的因素與景區位置有關, ① 正確; 2017 年農家樂空間分布廣,但主要沿道路兩側分布,與之關系最密切的因素是交通線路,與村莊位置關系不大, ② 錯, ③ 正確;圖示信息無法反映村莊規模大小, ④ 錯。故選 A 。
【點睛】
本題組的解答要抓住圖中農家樂集中分布區與道路、村莊之間的關系,仔細分析農家樂的空間分布變化特點。
加強中國與歐洲的經貿聯系是 “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運是中歐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根據1995年、2005年和2015年中歐港口的節點度(以港口吞吐量和航線數量等指標衡量)及聯系強度(反映港口間貨物流量),確定各年份分級標準,繪制中歐航運網絡核心組織結構圖(下圖)。在中歐海運貿易量總體增長的背景下,中國港口的相對地位明顯提高,樞紐節點從無到有,形成了以南方港口為樞紐的網絡組織結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 . 1995?2015年中歐航運網絡系統中( ??)
A . 歐洲樞紐節點貨物吞吐量減少
B . 歐洲樞紐節點間聯系強度減弱
C . 中國樞紐節點網絡輻射力增強
D . 中國樞紐節點的數量持續增長
2 . 2015年中國一端的一級-二級樞紐節點的組合是( ??)
A . 上海港 -寧波港、深圳港
B . 上海港 -天津港、寧波港
C . 香港港 -深圳港、廣州港
D . 香港港 -廣州港、廈門港
1 . C
2 . B
【分析】
1. 節點度是以港口吞吐量和航線數量等指標衡量來確定各年份分級標準。讀圖, 1995 ? 2015 年,雖然部分歐洲一級樞紐節點變為二級樞紐節點,但只能表明該年(如 2005 年或 2015 年)該二級樞紐節點的港口吞吐量小于一級樞紐節點,但并不能反映該年(如 2005 年或 2015 年)的樞紐節點貨物吞吐量較 1995 年減少, A 錯;歐洲樞紐節點間多為二級軸線,其聯系強度并未減弱, B 錯;中國支線節點的數量增加,表明樞紐節點網絡輻射力增強, C 正確;圖示只反映了三年的相關數據,無法反映自 1995 ? 2015 這 20 年間中國樞紐節點的數量 “ 持續 ” 增長, D 錯。故選 C 。
2. 讀圖, 2015 年中國一端的一級樞紐節點位于兩個二級樞紐節點中間,兩個二級樞紐節點分別分布于一級樞紐節點的南北兩側,且一級樞紐節點的港口吞吐量和航線數量等大于二級樞紐節點,結合選項各港口的規模以及空間分布等基礎知識可知,上海港的港口吞吐量大,航線數量多,為一節樞紐節點,天津港、寧波港為二級樞紐節點,且分別分布于上海港的北側和南側, B 正確;寧波港、深圳港均位于上海港的南側, A 錯;香港港、深圳港、廣州港彼此空間距離近,難以形成圖示等級有序的節點空間聯系和分布(如有眾多支流節點與二級樞紐節點聯系,兩個二級樞紐節點間不存在明顯的競爭關系), CD 錯。故選 B 。
【點睛】
本題組難度大,需要抓住圖中一級樞紐節點、二級樞紐節點以及軸線的變化,同時要注意 2015 年我國兩個二級節點與一級節點之間的空間分布關系,調動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判斷。
家住某城( 36.5°N,116°E)的小明,秋分時節搬進了新樓房,站在書房2.6米高的落地窗前,遠處公園美景盡收眼底。下圖示意書房平面布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 . 從入住到次年春分,書房的日采光時間變化趨勢是( )
A . 一直增加 B . 先增后減
C . 一直減少 D . 先減后增
2 . 冬至日天氣晴朗,小明在書房于北京時間( )
A . 6:30看到當日第一縷陽光
B . 9:30沐浴著陽光伏案讀書
C . 12:30估算陽光進深2.6米
D . 15:30看到陽光照到書柜上
1 . D
2 . D
【分析】
1. 根據材料信息,此地為( 36.5°N , 116°E ),秋分時入住到次年春分,為北半球的冬半年,當地的晝短夜長,太陽直射點先向南移動再向北移動,該地晝長先變短再變長,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書房窗子朝向正南,冬半年日出日落方位偏南,所以整個白天都有采光,則書房的采光時間隨著晝長的變化而變化,先減后增,在冬至日達到最小值, D 正確; ABC 錯誤。所以選 D 。
2. 該城市位于( 36.5°N , 116°E ),春秋分北京 6 點日出,該地大約是 6:16 日出,因此 “6:30 看到當日第一縷陽光 ” 在冬至日不太可能,冬至日應是在北京時間 7:30 左右日出, A 錯誤; 9:30 時,太陽位于東南方位,書房接近正方形,書桌書房對角線的東北一側,位于窗子的正北方位,陽光受東南 0.5 米的墻的遮擋照射不到書桌, B 錯誤;冬至日時,正午太陽高度 =90°- ( 36.5°+23.5° ) =30° ,則室內光照面積應大于落地窗面積,落地窗為 2.6 米,且北京時間 12:30 ,當地時間接近 12:14 ,太陽斜射,陽光進深應該大于 2.6 米, C 錯誤; 15:30 時,當地時間接近 15:14 ,太陽斜射,太陽位于西南方位,日影朝向東北方位,書柜位于落地窗的東北方位,陽光正好照射到書柜上, D 正確。所以選 D 。
【點睛】
北半球冬半年,正南朝向的窗子,白晝時間越長,采光時間越長。北京( 40°N , 116°E )冬至日約是 7:30 左右日出。室內光照面積可以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計算。
下圖為我國某盆地油藏地質剖面示意圖。其中 F1~F4為斷層。在多次區域性水平擠壓力作用下,大型燃料油藏受到構造甲、乙、丙的破壞,使石油組分大量散失。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 . 形成構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質作用是( )
A . 水平擠壓 B . 水平拉張 C . 垂向擠壓 D . 垂向拉張
2 . 構造甲、乙、丙會導致石油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 )
A . F1~F4疏導性能好 B . F1~F4延伸到地表
C . 石油埋藏層位較淺 D . F1~F4斷至含油層
1 . A
2 . D
【分析】
1. 根據材料 “ 在多次區域性水平擠壓力作用下,大型燃料油藏受到構造甲、乙、丙的破壞,使石油組分大量散失 ” 可知,形成構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質作用應為地殼水平運動而非垂直運動, CD 錯;圖中巖層彎曲,應是受到水平擠壓的影響,壓力超過了巖層的承受能力導致巖層斷裂并發生位移,乙處巖層斷裂下陷,甲、丙處巖層斷裂抬升, A 正確, B 錯。故選 A 。
2. 讀圖可知, F1 ~ F4 斷層延伸至含油層,燃料油在強大的壓力下沿斷層散失,這是構造甲、乙、丙會導致石油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 D 正確; F1 ~ F4 斷層疏導性能好有利于石油組分的散失,但如果沒有斷至含油層,其疏導性能再好,也不會導致石油組分大量散失。同理, F1 ~ F4 延伸到地表或石油埋藏層位較淺,但斷層如果沒有斷至含油層,石油難以有散失通道,不會導致石油組分大量散失, ABC 錯。故選 D 。
【點睛】
第 2 小題注意抓住根本原因,石油組分之所以能大量散失,主要是斷層斷至含油層,內部石油受強大壓力的作用,沿斷層散失,即便斷層沒有延伸至地表,石油組分也可以沿斷層散失至其他巖層裂隙。
本卷還有5題,登錄并加入會員即可免費使用哦~
該作品由: 用戶王分分享上傳
可圈可點是一個信息分享及獲取的平臺。不確保部分用戶上傳資料的來源及知識產權歸屬。如您發現相關資料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 可圈可點 ,我們核實后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