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 北半球某流域示意圖 ” , ABC 分別為河流上游山區、河流中游和河口附近。 C 地比 A 地更容易發展成為城市,理由是 C 地( )
① 植被茂盛,環境好 ② 靠海,可以發展河海聯運 ③ 地形復雜多樣,可以發展多種產業 ④ 地勢平坦開闊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C
【詳解】 C 地比 A 地更容易發展成為城市,理由是 C 地靠海,可以發展河海聯運,交通便利, ② 對; A 地水源較為豐富,位于河流上游,植被茂盛,環境比 C 地好, ① 錯; C 處地形是平原,可以發展種植業, ③ 錯; C 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 ④ 對, C 對, ABD 錯。
下圖示意我國南方地區某地等高線 (單位:米)地形圖。 完成下面小題。
2 .圖中甲、乙、丙、丁四地, 坡度較陡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 .與其它聚落相比, M 聚落規模較大,主要原因是 M 聚落( )
A .鄰近河流分布 B .對外聯系便利 C .地形低緩平坦 D .自然災害較少
A????3 . C
【解析】 2 .讀圖可知甲處的等高線最密集,根據所學知識,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 A 正確,排除 BCD ,選 A 。
3 .鄰近有河流分布,但不是聚落規模較大的主要原因,故 A 錯誤;通過圖示不能確定 M 聚落對外是否聯系便利,故 B 錯誤;與其他聚落相比, M 聚落所處位置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地形較為開闊,有利于聚落發展,因此聚落規模最大,故 C 正確;自然災害較少也不是聚落規模較大的主要原因,且圖中也沒有體現自然災害的情況,故 D 錯誤。故選 C 。
【點睛】等高線的疏密程度可以反應坡度的陡緩,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
城市建筑的密度與高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表為某城市 1992年和2008年距市中心不同距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表(單位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距市中心距離時間 | 0-1km | 1-3km | 3-5km | 5-12km |
1992年 | 29.6 | 20.3 | 8.7 | 未統計 |
2008年 | 38.4 | 22.5 | 29.7 | 10.1 |
4 . 1992 年城市建筑高度隨距市中心距離而變化,其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的通達度 B .環境質量 C .建筑技術水平 D .地價水平
5 . 2008 年距城市中心 3 ~ 5Km 地區,城市功能區逐漸發展為( )
A .商業用地 B .居住用地 C .工業用地 D .行政用地
D????5 . B
【解析】 4 .該城市在距市中心 0~1km 范圍內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最高,其原因主要是中心區地價最高,高層建筑可以降低單位建筑面積的土地成本, D 正確;交通通達度最高是地價高的原因之一,不是城市建筑高度隨距市中心距離而變化的主要原因, A 錯誤;環境質量對建筑物高度無影響, B 錯誤;建筑技術水平與城市建筑高度隨距市中心距離而變化無關, C 錯誤。故選 D 。
5 .依據表中建筑物的高度及與市中心的距離可判定: 0-1km 為商業區, 1-3km 為住宅區, 3-5km 為工業區。 2008 年距城市中心 3 ~ 5km 地區的建筑物高度大幅提升,所以其調整方案最可能是工業用地調整為居住用地, B 正確;商業用地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處,一般不會由工業用地轉化而來, A 錯誤;建筑物用地性質不變,建筑物高度應變化不大, C 錯誤;行政用地一般位于城市中心, D 錯誤。故選 B 。
【點睛】城市功能分區是因同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對用地空間和位置需求相同,導致同一類活動在城市空間上集聚而成。主要類型及其分布: ① 住宅區: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② 商業區: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 ③ 工業區:靠近河流、鐵路、公路等交通比較便捷的地帶。
麻城是湖北省首個被國家規劃為區域中心城市的縣級市, 2021年黃岡市“十四五”規劃明確表示支持麻城建設大別山區域性中心城市。下圖示意麻城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6 .麻城成為湖北省首個被國家規劃為區域中心城市的縣級市,主要得益于( )
A .自然環境較優越 B .吸引人才集聚
C .分擔了武漢職能 D .地理位置優越
7 .麻城成為區域中心城市,短期內最直接的影響是( )
A .城鎮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B .服務種類迅速增多
C .發展帶動能力大大增強 D .服務范圍迅速擴大
8 .麻城建設大別山區域性中心城市,將會導致( )
A .農業土地規模減小 B .環境污染減輕
C .服務業的發展減慢 D .人口規??s小
D????7 . C????8 . A
【解析】 6 .據圖分析可知,麻城位于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交界處,處于東西南北的 “ 十字 ” 交會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西南北交通便利,使得其成為湖北省首個被國家規劃為區域中心城市的縣級市。 D 正確, ABC 錯誤。故選 D 。
7 .據上題可知,麻城成為區域中心城市主要得益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故短期內麻城的發展帶動能力大大增強,發展潛力變大,吸引力增強。短期內麻城的城鎮化水平不會大幅度提高,服務種類不會迅速增多,服務范圍也不會迅速擴大。 C 正確, ABD 錯誤。故選 C 。
8 .麻城建設大別山區域性中心城市,因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將導致農業土地規模減小,服務業會快速發展,吸引力增強,吸引大量人口流入,環境污染可能會加重。 A 正確, BCD 錯誤。故選 A 。
【點睛】區域中心城市等級較高,可以吸引人口遷入,促進城鎮化。
廣州有句俗語: “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屐”。當地騎樓(下圖)的特點是把門廊擴大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一邊向街敞開,另一邊是店面櫥窗。廊道上面是樓房,用于居住。商住兩用,下鋪上居,風行一時,成了廣州城市街景的顯著特色。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9 .為適應當地氣候,廣州騎樓的建筑功能有( )
① 防火 ② 遮陽 ③ 納涼
④ 避雨 ⑤ 防潮 ⑥ 防臺風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③④⑤⑥ D . ②③⑤⑥
10 .對廣州騎樓進行保性護開發的措施是( )
A .另選新址,建設仿騎樓建筑
B .對騎樓片區進行拆遷,建設新商圈
C .更改用地類型,發展高檔住宅
D .對內外進行修葺,發展第三產業
B????10 . D
【解析】 9 .由材料可知,廣州有句俗語: “ 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屐 ” 。騎樓把門廊擴大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一邊向街敞開,另一邊是店面櫥窗,廣州降雨量較大,門廊可以起到遮陽、納涼和避雨,樓上居住,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 B 正確。門廊不能防火,也不能防御臺風, ①⑥ 錯誤, ACD 錯誤。故選 B 。
10 .另選新址建設仿騎樓建筑沒有必要,會降低土地利用率; 對騎樓片區進行拆遷,建設新商圈會破壞騎樓特色; 更改用地類型,發展高檔住宅,也會破壞騎樓景觀; 對內外進行修葺,發展第三產業,繼續發揮其功能,又能打造城市品牌,提高了經濟效益,同時也保護了騎樓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 ABC 錯誤, D 正確。故選 D 。
【點睛】騎樓形成的原因,大致有兩點:一、南方的氣候原因是排在首位的。南方的城市常年潮濕多雨,人們的本身就要考慮到防潮防雨等因素,而騎樓恰恰就符合這樣的生活要求;二、騎樓的建構方式符合居住的便利和空間的利用,這也是它形成的另一個原因。簡而言之,騎樓的結構分為上下層,上層往往設計在人行道上,下層則被設置為柱廊式人行道,這就充分利用了實地空間,又解決了騎樓出現的地域內人口比較密集的問題。
本卷還有30題,登錄并加入會員即可免費使用哦~
該作品由: 用戶何志分享上傳
可圈可點是一個信息分享及獲取的平臺。不確保部分用戶上傳資料的來源及知識產權歸屬。如您發現相關資料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 可圈可點 ,我們核實后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