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城市中心,一種創新型綠色建筑一垂直森林高層住宅落成面世。它是在建筑的垂直方向上,覆蓋滿本地喬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為每層住戶營造 “空中花園”,形成具有森林效應的生態居住群落。圖示意“垂直森林”局部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 .與傳統設計相比, “ 垂直森林 ” 在居住空間設計上變化最大的地方是( )
A .陽臺 B .客廳 C .臥室 D .廚房
2 . “ 垂直森林 ” 的灌溉系統適宜采用( )
A .井灌 B .漫灌 C .噴灌 D .滴灌
3 .相較于一般城市綠地, “ 垂直森林 ” ( )
A .抗風能力更強 B .生態系統更加穩定 C .維護成本更低 D .土地利用效率更高
A ???2 . D ???3 . D
【解析】 1 .根據材料可知,為每層住戶營造 “ 空中花園 ” ,植物主要是在建筑外側的垂直方向延伸,由圖可知,植被主要分布在陽臺上,陽臺也更適合種植植被,因此與傳統設計相比, “ 垂直森林 ” 變化最大的是陽臺, A 項正確。故選 A 。
2 .由材料可知, “ 垂直森林 ” 在建筑的垂直方向上延伸,垂直高度差異大,滴灌可以精準灌溉,節水的同時對樓體及居民生活影響較小, D 項正確。故選 D 。
3 .由材料可知, “ 垂直森林 ” 垂直分布于住宅樓外側,一般城市綠地需占用地面空間,因此 “ 垂直森林 ” 單位面積的土地利用效率更高, D 項正確??癸L能力較弱, A 錯誤;生態系統不穩定, B 錯誤;維護成本更高, C 錯誤。故選 D 。
【點睛】 “ 垂直森林 ” 建筑夏天枝繁葉茂,可以遮蔽陽光,冬天落葉滿地,可以增加室內光照,所以外觀的季節變化可調節室內光照。 “ 垂直森林 ” 的建設增加城市建設成本,建筑和綠化合為一體,集約利用城市土地。
近年來,河南某縣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整合運力資源,推進全域公交,方便群眾出行,讓生活在偏遠山區的群眾也能夠實現 “出門見路、抬腳上車”,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前提下,將快遞物流與城鄉客運有機融合,構建全域公交和貨運班車帶貨下鄉、捎農產品進城的雙向運營模式。如今,便民惠民、助推發展的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網絡正在形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 .該縣為實現全域老百姓 “ 出門見路、抬腳上車 ” ,需要( )
A .增加公交發車頻次 B .完善公交覆蓋網絡 C .開發移動購票程序 D .實行政府補貼票價
5 .公交車帶貨下鄉、捎農產品進城,可以( )
① 降低公交運營成本 ② 提高公交使用效率 ③ 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④ 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6 .該縣建設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網絡主要是為了( )
A .助力鄉村振興 B .促進物流發展 C .提高城鎮化率 D .保護生態環境
B ???5 . C ???6 . A
【解析】 4 .本題考查區域交通運輸的發展。增加公交車發車頻次只能使交通線附近的居民實現 “ 抬腳上車 ” ,與 “ 出門見路 ” 無關, A 錯誤;完善公交覆蓋網絡包括增加交通線,有利于實現百姓 “ 出門見路 ” ,完善公交覆蓋網絡能使居民選擇多種線路到達目的地,有利于實現 “ 抬腳上車 ” , B 正確;開發移動購票程序,實行政府補貼票價與題意不符, CD 項錯誤。故選 B 。
5 .本題考查公交車的有效利用。公交車本以客運為主,帶貨下鄉和捎農產品進城增加了其貨運功能,可以提高公交使用效率, ② 正確;增加客貨運輸量可以降低單人或單件貨物的物流運輸成本, ③ 正確。公交運營成本沒有降低、也不能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①④ 錯誤;綜上所述, C 正確; ABD 錯誤。故選 C 。
6 .本題考查區域發展。由材料 “ 如今,便民惠民、助推發展的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網絡正在形成 ” 可知,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網絡的建設主要是為了 “ 便民惠民、助推發展 ” ,可以滿足城鄉居民出行需求;相比于個體營運,政府組織營運,能夠規范城鄉客運市場,利于保障運輸安全同時,密切了城鄉之間的聯系,推動城鄉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四個選項相比較而言,其最主要的影響是促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也是其余三個選項的最終歸宿與目的所在, A 正確; BCD 錯誤。故選 A 。
【點睛】交通線路修筑的積極意義:交通:完善了當地的交通網絡,使交通便利通達;經濟:加快了物資流通,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沿線經濟發展;政治:鞏固國防、保持穩定、促進區域繁榮。交通線路修筑的消極意義:一些交通線路穿過居民區,對當地居民的生活和生產造成嚴重干擾;修建交通路線時,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污染;破壞當地的地表,對動植物的生產生活造成干擾。
印度鋁產能位居世界前列,不僅能滿足國內需求,還有一定數量出口,近幾年該國鋁回收產業也得到了大力發展。圖示意印度部分礦產資源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 .圖中最適宜布局電解鋁廠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8 .印度鋁產能持續提升將可能使( )
① 能源對外依存度上升 ② 單位產品能耗增大 ③ 汽車制造業從中受益 ④ 就業率大幅度提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9 .印度大力發展鋁回收產業可以( )
① 增加產品種類 ② 提升產品質量 ③ 降低生產成本 ④ 減少碳排放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D ???8 . A ???9 . D
【解析】 7 .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電解鋁為動力導向型工業,會消耗大量的電能,需要靠近煤礦布局,同時電解鋁廠的原料為鋁礦,需要靠近鋁礦布局,燃煤發電需要大量冷卻水降溫,因此也需靠近河流,故丁地最適合, D 項正確。故選 D 。
8 .印度鋁產能持續提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資源,會導致能源進口量增加,能源對外依存度上升, ① 正確;單位產品能耗與生產技術有關,與總產量的多少無關, ② 錯誤;鋁為汽車制造業的原料之一,鋁產能持續提升會使汽車制造業從中受益, ③ 正確;產能持續提升的途徑有多種,并不一定會使就業率大幅度提高, ④ 錯誤。故選 A 。
9 .回收鋁不會增加產品種類和提升產品質量, ①② 錯誤;回收鋁可以提高鋁資源的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 ③ 正確;回收鋁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碳排放, ④ 正確。故選 D 。
【點睛】五種工業導向類型:原料導向型工業、市場導向型工業、動力導向型工業、勞動力導向型工業、技術導向型工業。
智利竹莢魚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經濟魚種之一,廣泛分布于南太平洋水域。圖示意智利竹莢魚洄游路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 .影響智利竹莢魚洄游路線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盛行風向 B .海水溫度 C .距陸遠近 D .種群規模
11 .推測智利竹莢魚的生活習性是( )
A .冬季產卵 B .順流洄游 C .成魚更能適應低水溫海域 D .幼魚更傾向深水環境生活
12 .與正常年份相比,該海域幼魚的活動范圍( )
① 厄爾尼諾年,向南偏移 ② 厄爾尼諾年,向北偏移 ③ 拉尼娜年,向南偏移 ④ 拉尼娜年,向北偏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B ???11 . C ???12 . B
【解析】 10 .由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區域受盛行西風帶影響,南半球盛行風向為西北風,竹莢魚的洄游方向主要由東南向西北,與盛行風向恰好相反, A 項錯誤;冬春季節西風漂流帶來的南極冷水勢力加強,導致海水表面溫度降低,冷暖水混合區向北移動,魚群向北洄游,夏秋季節冷水勢力減弱,混合區向南移動,魚群向南洄游, B 項正確;讀圖中洄游路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路線與距陸遠近無明顯關聯, C 項錯誤;從材料中無法推測種群規模對洄游路線的影響, D 項錯誤。故選 B 。
11 .由圖可知,成魚洄游路線偏高緯、偏西,幼魚洄游路線偏東、偏低緯,高緯處受西風漂流帶來的冷水影響較大,低緯處受寒流影響較弱,高緯海區溫度較低緯海區溫度偏低,因此推測成魚更能適應低水溫海域, C 項正確。故選 C 。
12 .厄爾尼諾年,該海域水溫會較往常年份偏高,幼魚活動范圍應向高緯方向擴展,即向南偏移, ① 正確, ② 錯誤;拉尼娜年,該海域水溫會較往常年份偏低,幼魚活動范圍應向低緯方向收縮,即向北偏移, ③ 錯誤, ④ 正確。故選 B 。
【點睛】厄爾尼諾,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域發生的大范圍持續性海表溫度(簡稱海溫)異常偏高的現象,也就是海水異常偏暖。與這一現象相反的,該海域海溫異常偏低,即異常偏冷,則稱為拉尼娜現象。
風云三號 E星是全球第一顆在晨昏軌道運行的太陽同步氣象衛星,與在軌的風云三號C星、D星形成“晨昏、上午、下午”三星組網格局,可實現全球觀測資料的100%覆蓋。E星裝載最先進的微光成像儀,可大幅提高弱光條件下的監測精度。圖示意晨昏軌道、上午軌道和下午軌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 .與上午軌道衛星和下午軌道衛星相比,晨昏軌道衛星( )
A .兩側溫度差異小 B .對地觀測時,當地的太陽高度角小
C .太陽能補充不足 D .對地觀測時,成像儀太陽光入射少
14 . E 星的運行軌道相對于地軸( )
A .年變化幅度為 23°26' B .日變化幅度為 180°
C .年變化幅度為 46°52' D .日變化幅度為 360°
15 . 2021 年 7 月某日,當 E 星觀測到巴西圣保羅( 23°S , 47°W )的萬家燈火時,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
A .墨西哥圣地亞哥( 23°N , 110°W )此時地表溫度最低
B .冰島雷克雅未克( 64°N , 22°W )附近海域晨霧彌漫
C .夏威夷火奴魯魯( 21°N , 158°W )烈日當空
D .中國北極黃河站( 79°N , 12°E )極光絢爛
B ???14 . A ???15 . C
【解析】 13 .晨昏軌道衛星一側為白晝,一側為黑夜,兩側溫度差異較大, A 項錯誤;對地觀測時,地面為凌晨或傍晚,太陽高度角小于上午和下午的太陽高度角, B 項正確;大部分衛星運行的動力來自太陽能,三顆軌道衛星均可接觸陽光,太陽能補充均充足, C 項錯誤;對地觀測時,與上午軌道衛星和下午軌道衛星相比,成像儀太陽光入射角度小,但太陽光入射并不少, D 項錯誤。故選 B 。
14 .材料信息表明, E 星為晨昏軌道太陽同步衛星,即沿晨昏圈環繞地球運行,晨昏圈與地軸的夾角與直射點的緯度數相同,直射點一年之中移動的最大緯度數為 23°26' , E 星的運行軌道相對于地軸年變化幅度為 23°26' , A 正確, C 錯誤;一天之中晨昏圈與地軸的夾角變化很小,不可能達到 180° 和 360° , BD 錯誤。故選 A 。
15 .由材料可知,巴西圣保羅位于 47°W ,可推其知其位于西三區,萬家燈火即入夜后,假設此時為 20:00 ,根據東加西減的原則,火奴魯魯為西十一區,區時為 12:00 ,可能出現烈日當空現象, C 項正確;圣地亞哥當地時間約為 16 時,而地表溫度日出前后最低, A 錯誤;雷克雅未克當地時間約為 22 時,不是日出, B 錯誤;此時北極黃河站正值極晝,不易看到極光, D 錯誤。故選 C 。
【點睛】地方時計算公式:所求地地方時 = 已知地地方時 ± 時差
說明: (1)± 號,如果所求地在已知地東側則取加號,如果所求地在已知地西側取減,即東加西減。 (2) 時差:地方時時差 = 經度差 /15°( 經度差采用 ” 同減異加 ” 原則 -- 兩地同為東經或兩地同為西經,經度差為兩地經度相減,一地為東經另一地為西經則經度差為兩地經度之和 )
本卷還有3題,登錄并加入會員即可免費使用哦~
該作品由: 用戶張領分享上傳
可圈可點是一個信息分享及獲取的平臺。不確保部分用戶上傳資料的來源及知識產權歸屬。如您發現相關資料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 可圈可點 ,我們核實后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