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劑(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將樹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綠化植物養護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目的是確保綠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綠化部門對城區主要道路、景區、游園等地的樹木進行了統一涂白,行道樹樹干刷白高度統一控制在離地面1.5米處,視覺上達到整齊劃一、美觀大方的效果(如圖所示)。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綠化部門對城區行道樹涂白的目的是( )
①殺菌、防止病菌感染
②殺蟲、防蟲,減少下一年病蟲害的發生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④防凍害、避免早春霜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關于樹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效減少地面長波輻射,防止地面熱量大量流失
B.使得樹干白天和夜間的溫差不大,減少樹皮開裂
C.使得樹木萌芽和開花提前,以躲過早春低溫凍害
D.增加樹木對陽光的吸收率,減少凍害發生的概率
1.C
2.B
【分析】
本題以樹木涂白為栽體,考查大氣受熱過程、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1.據材料得知行道樹涂白劑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可以起到殺菌、殺蟲的作用; 涂白可以起到保溫的效果達到防凍害的作用;從圖片中可看出涂白可起到美化作用,所以①②③④正確。故選C項。
2.樹木涂白不會影響地面輻射,不會影響氣溫,因此也不會影響樹木萌芽和開花時間;樹木涂白可以反射陽光,減弱樹干吸收太陽輻射,使得樹干白天和夜間的溫差不大,減少樹皮開裂,故B項正確。
???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征、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三亞市“十三五”低碳城市建設實施方象》提出將三亞打造成為低碳城市示范城市。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低碳城市建設主要是為了應對
A.全球變暖???????????????????????????????????????????????? B.酸雨危害
C.城市內澇????????????????????????????????????????????????? D.生物多樣性減少
2.三亞發展低碳城市的優勢條件是
A.技術水平高????????????????????????????????????????????? B.政府大力支持
C.氣候宜人????????????????????????????????????????????????? D.城市密度高
3.三亞發展低碳城市措施可行的是
A.減少煤炭使用,提高石油利用比重
B.大力建設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
C.建設海綿城市,防止城市內澇
D.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減少私家車使用
1.A
2.B
3.D
【分析】
1.碳增多即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多,這會加劇溫室效應,加劇全球變暖,因此,低碳城市建設主要是為了應對全球變暖,故選A。
2.根據材料,《三亞市“十三五”低碳城市建設實施方象》提出將三亞打造成為低碳城市示范城市,因此,政府大力支持是三亞發展低碳城市的優勢條件,故選B。
3.煤炭、石油都屬于化石燃料,使用它們會增加溫室氣體,不符合發展方向,A錯;大力建設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與建設低碳城市無關,B錯;建設海綿城市,防止城市內澇屬于防城市內澇措施,與低碳關系不大,C錯;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減少私家車使用,會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從而有利于低碳城市建設,故選D。
下圖為“2012年山東半島部分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的三角形統計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可持續發展水平較好的兩個城市為(? )
①日照市??????? ②濰坊市??????? ③青島市??????? ④威海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 D.②④
2.與N類城市相比,M類城市可持續發展狀況表現為(? )
①單位GDP消耗大??? ????????????②城市調控能力好
③單位GDP污染小??????????????? ④城市發展水平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 D.②④
1.B
2.C
【解析】
1.經濟發展水平指數越高、環境污染程度指數越低,說明可持續發展水平越好。讀圖可知,青島和威海兩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指數較高、環境污染程度指數較低,因此其可持續發展水平較好。
2.與N類城市相比,M類城市的環境污染程度指數低、經濟發展水平指數高,說明M類城市單位GDP污染小、單位GDP消耗小、城市調控能力好、城市發展水平較高。
??? 讀我國南方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圖中等高距為50米,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區域最大高差為
A.199m????????????????????? B.249m????????????????????? C.299m????????????????????? D.349m
2.圖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A.東北流向西南????????????????????????????????????????? B.西北流向東南
C.西南流向東北?????????????????????????????????????????? D.東南流向西北
3.圖示區域產業布局最合理的是
A.發展濱海旅游????????????????????????????????????????? B.發展木材加工工業
C.種植經濟林木?????????????????????????????????????????? D.加大水電開發力度
1.C
2.B
3.C
【分析】
題目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規律運用能力,因為河流發育在河谷地區,等高線凸向高海拔區,河谷海拔較兩岸低。
1.根據等高距50米判斷,圖中河流下游最低處海拔在200米到250米之間,最高處在圖中左上角區域,海拔在450米到500米之間,所以兩地高差在200米到300米之間,AD項排除,因最大高差接近300米,故C項正確。
2.因為河流發育在河谷地區,等高線凸向高海拔區,所以圖中河流流向左下,根據方向標,由西北流向東南,B項正確。
3.因為該區域是我國南方某地區,從等高線分析為低山丘陵地區,因降水較多,水土流失嚴重,應因地制宜發展立體農業,種植經濟林木,B項錯誤,C項正確。題干材料不能確定是否臨海,不能確定發展濱海旅游是否合適;因圖中河流落差較小,水能資源并不豐富,不適宜加大水電開發力度,故AD項錯誤。
【點睛】
河流發育在山谷地區,應用“凸高為谷”的規律是本題分析的關鍵。
下圖為“某區域平均每萬元生產總值的碳排放量和該區域產業CO2減排效率示意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地區中節能減排壓力最大和壓力最小的地區組合最佳的一組是
A.東北地區和南部沿海地區???????????????????????? B.西北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
C.中部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 D.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C02排放總量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
②我國C02減排效率西部高于東,南部高于北部
③南部沿海因高耗能的重工業比例小,減排壓力較小
④西北地區減排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A
2.B
【分析】
1.據圖可知,東北地區排放總量較多,減排效率較低,節能減排壓力最大;南部沿海地區排放總量較少,減排效率較高,節能減排壓力最小,A正確。西北地區排放總量較少,減排效率較低,節能減排壓力較大;東部沿海地區排放總量較多,減排效率較高,節能減排壓力較小,B、D錯誤。中部地區排放總量最多,減排效率較低,節能減排壓力大,C錯誤。綜上所述,故選A。
2.從圖中可以看出,總體上是經濟較發達地區的減排效率高,但并不是呈正相關;我國C02減排效率不具有西部高于東、南部高于北部特征;南部沿海工業多為輕工業,高耗能的重工業比例小,減排壓力較??;西北地區減排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綜上所述,故選B。
【點睛】
本題認真讀圖,分析圖中數據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
本卷還有95題,登錄并加入會員即可免費使用哦~
該作品由: 用戶黃嘉銘分享上傳
可圈可點是一個信息分享及獲取的平臺。不確保部分用戶上傳資料的來源及知識產權歸屬。如您發現相關資料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 可圈可點 ,我們核實后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