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我國M公司(服裝企業)在浙江溫州成立,發展過程如圖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996年,M公司關閉自有生產廠,主要是為了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縮小規模????????????????????????????????????????????????? D.加強合作
2.M公司依次將研發中心和總部遷入上海,主要是因為上海
A.基礎設施好????????????????????????????????????????????? B.交通便利
C.銷售市場大????????????????????????????????????????????? D.信息通達
3.從發展過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A.打造自主品牌????????????????????????????????????????? B.擴大生產規模
C.產品款式多樣?????????????????????????????????????????? D.增強國際影響
1.A
2.D
3.A
【分析】
本題組以M公司的經營發展為載體,考查M公司經營重心變化的原因、產業轉移的原因以及M公司的發展特點,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1.根據圖1,1994年M公司在浙江溫州設廠,1995年有多家生產廠加盟并開設第一家專賣店,1996年該公司關閉了自有生產廠,整個過程在不斷減少生產廠直至全部全部關閉,說明M公司將重心放到了自主設計方面,這種做法能夠提高產品附加值,故A項正確。加工服裝的人工成本低于設計服裝,B項錯誤;關閉自有生產廠,只是改變了經營重心,規模不一定會減小,C項錯誤;企業發展主要是為了提高利潤,加強合作是過程,不是目的,D項錯誤。
2.研發中心和總部需要及時獲取市場信息,與溫州相比,上海經濟發達,信息通達,便于企業掌握市場信息,故D項正確?;A設施和交通條件對總部的布局有影響,但不是主要因素,A、B項錯誤;M公司的銷售市場在國內,不只是上海,C項錯誤。
3.結合M公司的發展歷程,公司在1996年關閉生產廠、開設專賣店,隨后將總部和研發中心搬遷到信息通達的上海市,所以M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故A項正確。M公司1996年關閉了自有生產廠,沒有擴大生產規模,B項錯誤;材料沒有產品款式的信息,C項錯誤;據圖1,M公司2008年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其市場并不在國外,D項錯誤。
【點睛】本題組解答的關鍵是根據M公司發展歷程圖,抓住M公司經營方向的轉變,再推斷出M公司具體的轉變方向為自主設計服裝品牌。
??? 2015年,我國某服裝企業在盧旺達建立成衣制造廠,生產的服裝20%在盧旺達銷售,80%出口歐美國家。2015年中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在非洲投資的中國企業超過2 500家,其中民營中小企業超過70%。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服裝企業在盧旺達建立成衣制造廠的有利條件是
A.基礎設施好????????????????????????????????????????????? B.人工成本低
C.本地市場大????????????????????????????????????????????? D.獲取信息快
2.我國在非洲投資的民營中小企業較多,主要是因為其
A.工人素質高????????????????????????????????????????????? B.融資能力強
C.適應能力強????????????????????????????????????????????? D.研發能力強
3.要使走出去的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強起來,需要
A.打造自主品牌????????????????????????????????????????? B.快速更新產品
C.增強售后服務?????????????????????????????????????????? D.符合國際標準
1.B
2.C
3.A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工業的區位因素和工業的轉移。
1.盧旺達位于非洲,這里的基礎設施在全球而言,屬于相對較差的,故A錯誤。非洲人口多,經濟發展水平低,工資水平低,吸引成衣制造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故B正確。“生產的服裝20%在盧旺達銷售,80%出口歐美國家”,說明產品主要出口歐美國家,本地市場小,所以市場因素不是在此建廠的主要因素,故C錯誤。非洲地區信息業不發達,獲取信息較慢,故D錯誤。故選B。
2.非洲人口多,經濟發展水平低,勞動力素質低,企業在此發展,主要是因為這里人工成本低,這樣低成本的人工,素質是不高的,故A錯誤。中小企業融資能力較弱,研發能力弱,在非洲這樣的落后地區發展制造業,也無法提高其融資能力和研發能力,故 B D錯誤。中小企業規模小,容易調整生產方向,組織生產,適應性比較強,C正確,故選C。
3.品牌是企業開拓市場、占領市場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之一。站在市場的角度看,品牌是企業的第一生產力。從產品的角度看,生產的技術、工藝和質量決定和產生產品的價值,而品牌則可以使產品產生更大的附加值。品牌有時代表的不僅僅是企業的信譽,背后還隱含著國家、民族、社會甚至是政府的信譽,要使走出去的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強起來,就需要打造出自主品牌,從而占領國內外市場,故A正確。 快速更新產品、增強售后服務、符合國際標準是這些走出去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但不是變強的最主要內容,故BCD錯誤。故選A。
【點睛】
俗話說,船小好調頭,對于工業來說,規模較小的企業,適應能力更強,對于一個城市的發展來說,人口規模過于龐大,也是不利于管理的,所以很多特大城市建設了衛星城,分擔其人口和職能。
??? 我國是世界聞名的陶瓷古國。明清時期,“瓷都”景德鎮是全國的瓷業中心,產品遠銷海內外。20世紀80年代初,廣東省佛山市率先引進國外現代化陶瓷生產線,逐步發展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產區被劃入中心城區范圍,陶瓷產業向景德鎮等陶瓷產地轉移。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與景德鎮相比,20世紀80年代佛山陶瓷產業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場廣闊???????????????????????????????????????????????? B.原材料充足
C.勞動力素質高?????????????????????????????????????????? D.國家政策傾斜
2.促使佛山陶瓷產業向外轉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
A.產業結構調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場需求減小?????????????????????????????????????????? D.企業競爭加劇
3.景德鎮吸引佛山陶瓷產業轉移的主要優勢是??? ( )
A.資金充足???????????????????????????????????????????????? B.勞動力成本低
C.產業基礎好????????????????????????????????????????????? D.交通運輸便捷
1.D
2.A
3.C
【分析】
1.由材料“20世紀80年代初,廣東省佛山市率先引進國外現代化陶瓷生產線”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正值改革開放,佛山市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而引進國外現代化陶瓷生產線,使得其陶瓷業迅速發展,市場、原料及勞動力均不是佛山陶瓷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從材料信息亦無法獲知,故選D。
2.略
3. 景德鎮為我國“瓷都”,陶瓷業發展歷史悠久,產業基礎良好,這是吸引佛山陶瓷產業轉移的主要優勢;景德鎮的資金與交通均比不上佛山;比景德鎮勞動力成本低的地區有很多,勞動力成本低不是陶瓷轉移的主要原因,故選C。
目前,我國為保護棉農利益,控制國際棉花進口,國內的棉花價格約比國際市場高1/3;我國紡織行業工人工資一般為美國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國的3倍。我國一些紡織企業為利用國際市場棉花,在國外建紡紗廠,并將產品(紗線)運回國內加工,在我國同行業企業紛紛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建廠的情況下,總部位于杭州的K企業獨自在美國建紡紗廠。2015年4月底,K企業在美國工廠生產的第一批110噸紗線運至杭州。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如果K企業將紡紗廠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利潤比建在美國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國
A.離原料產地較近?????????????????????????????????????? B.離消費市場較近
C.勞動生產率較高?????????????????????????????????????? D.勞動力價格較低
2.K企業舍棄越南、巴基斯坦等國而選擇在美國建紡紗廠,考慮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價格???????????????????????????????????????????????? B.勞動力價格
C.投資環境????????????????????????????????????????????????? D.市場需求
3.該案例表明,隨著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國紡紗業已大幅度降低了
A.原料使用量????????????????????????????????????????????? B.勞動力使用量
C.運輸量???????????????????????????????????????????????????? D.設備費用
1.D
2.C
3.B
【分析】
1.材料“我國紡織行業工人工資一般為美國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國的3倍”,利潤比建在美國高,說明主要原因是在越南或者巴基斯坦建廠,勞動力價格較低。故選D。
2.美國棉花生產高度機械化,投入高,成本高,排除A;“我國紡織行業工人工資一般為美國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國的3倍”,說明越南、巴基斯坦等國的勞動力價格遠低于美國,排除B;從材料可知,我國在國外建紡紗廠的市場主要是我國,排除D。和越南/巴基斯坦等國相比,美國的政策、基礎設施等投資環境更優,故選C。
3.從在越南/巴基斯坦建廠,使用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轉移到美國建廠,并將產品(紗線)運回國內加工,我國紡織行業工人工資一般為美國的1/4,說明我國紡紗業已減少對勞動力數量的依賴。故選B。
考點:產業轉移的因素
??? 近年來,有西方發達國家鼓勵外遷的企業回遷。某組裝企業欲從我國回遷本國進行生產。完成下面小題。
1.若該企業回遷后生產的產品與規模不變,則下列區位變化正確的是
A.遠離企業總部????????????????????????????????????????? B.擴大銷售市場
C.工人數量減少?????????????????????????????????????????? D.技術投入減少
2.下列影響該企業生產的區位因素中,近年來發生有利變化的是
①集聚協作????? ②勞動力成本???? ③環保成本???? ④市場規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C
2.D
【分析】
1.西方發達國家組裝業回遷,離企業總部更近,A錯;企業回遷后會遠離中國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B錯;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達,科技投入大,機械化水平高,企業對工人數量需求減少,C對、D錯。故選C。
2.組裝業屬于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力成本提高,②屬于不利變化;近年來各個國家對環境重視度提高,企業在環保方面成本提高,③屬于不利變化;隨著經濟全球化,企業間集聚協作加強,市場規模擴大,①、④屬于有利變化,D正確。故選D。
本卷還有95題,登錄并加入會員即可免費使用哦~
該作品由: 用戶蔡海兵分享上傳
可圈可點是一個信息分享及獲取的平臺。不確保部分用戶上傳資料的來源及知識產權歸屬。如您發現相關資料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 可圈可點 ,我們核實后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