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于 2000年、2010年、2020年分別進行了第五次(“五普”)、第六次(“六普”)、第七次(“七普”)全國人口普查。圖為2000年~2020年我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跨省人口流入強度省際分布模式及其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4 . “ 五普 ” 到 “ 七普 ” ,人口流入率變化幅度最小的省級行政區是( )
A .內蒙古 B .黑 C .皖 D .湘
15 .我國四個直轄市人口流入率的共同特點是( )
A . “ 五普 ” 到 “ 六普 ” 時期,高于其他省份 B . “ 六普 ” 到 “ 七普 ” 時期,增幅逐漸趨緩
C . “ 六普 ” 時,均高于新疆 D . “ 七普 ” 時,均高于 5%
16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口( )
A .向城市群集聚 B .向中西部遷移 C .沿長江帶集聚 D .分布更加均衡
B????15 . D????16 . A
【解析】 14 .根據圖示信息可知, “ 五普 ” 到 “ 七普 ” 人口流入率變化幅度最小的省級行政區是黑龍江,簡稱黑, B 正確, ACD 錯誤。所以選 B 。
15 .根據圖示信息可知, “ 五普 ” 到 “ 六普 ” 時期,重慶的人口流入率較低,低于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 A 錯誤; “ 六普 ” 到 “ 七普 ” 時期,重慶人口流入率增幅擴大, B 錯誤; “ 六普 ” 時,重慶人口流入率低于新疆, C 錯誤; “ 七普 ” 時,我國四個直轄市人口流入率均高于 5% , D 正確。所以選 D 。
16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口向經濟發展水平更高,平均薪資水平更高的城市群集聚;中西部地區的大部分省級行政區 “ 七普 ” 人口流入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沒有體現出沿長江帶集聚, A 正確, BCD 錯誤。所以選 A 。
【點睛】人口遷移變動受地理環境和資源分布等自然因素的影響。 在現代,引起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是一定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的條件。 如城市的發展、新工業基地的建設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轉移等原因,都會引起人口遷移。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都屬于人口移動,根本區別在于居住地是否發生長期改變。
2、經濟因素往往起著重要作用
3、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是影響人口遷移的基礎因素。例如,美國部分老年人在退休以后由東北部“冷凍地帶”向西部、南部“陽光地帶”遷移,主要受氣候條件影響;隨著大慶油田、攀枝花鐵礦、金昌鎳礦等的開發,吸引大量人口遷人,主要受礦產資源的影響;近代山東、河北大量人口闖關東,主要受土地條件的影響。
(2)生態環境變化:受工程建設、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導致生態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在局部地區、特殊時期往往成為引起人口遷移的主導因素。例如:5·12墳川大地震后,北川縣部分人口外遷山東;三峽工程建設使大量庫區人口外遷;西北地區隨著土地荒漠化的發展,出現沙進人退的現象。
(3)政治因素:在特殊時期可能引起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例如,我國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吸引東部部分人口到西部地區工作;海灣戰爭期間,大量伊拉克居民遷往其他國家。???
(4)社會因素:交通和通信事業的發展,減少了人口遷移的阻力,促進了人口遷移。文化教育和婚姻往往成為青年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家庭對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遷移常起重要作用。
登錄并加入會員可無限制查看知識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