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兔峨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我國北方地區略圖,左上為甲地土壤剖面圖。
材料二: 17世紀,清廷入關,“盡族西遷”,同時實行封禁,導致東北人口總量較低。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百姓闖入東北開墾土地,東北人口快速增加。從2013年開始,東北地區常住人口持續七年凈流出,共累計減少182.4萬。
(1) 黃河流出太行山后塑造的地貌類型有 ____ 、 ____ ,簡述過程。 ____
(2) 甲所在平原典型的土壤為 ____ ,其顏色主要由 ____ 層( A/B/C/D )決定。從氣候、生物角度分析該區域土層深厚、肥沃的原因 ____ 。
(3) 渤海是我國的內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請將下列資源歸類(填代碼):
① 海底通信 ② 貝類 ③ 小黃魚 ④ 運輸 ⑤ 海鹽 ⑥ 港口建設 ⑦ 可燃冰 ⑧ 對蝦 ⑨ 天然氣。
海洋礦產資源 | 海洋生物資源 | 海洋空間資源 |
____ | ____ | ____ |
(4)17 世紀和 21 世紀引起東北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____ 、 ____ 。簡述當今人口遷移對東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 ____ 。
(1) 沖積扇 沖積平原 流水攜帶泥沙,流出山口,地勢變緩,流速減慢,泥沙堆積,形成沖積扇;長期堆積,形成沖積平原。
(2) 黑土 A 溫帶季風氣候植被茂盛,枯枝落葉多;冬季漫長寒冷,枯草、落葉等有機殘體分解緩慢,有利于腐殖質積累。
(3)???? ?⑤⑦⑨???? ?②③⑧???? ?①④⑥
(4) 政治因素 經濟因素 造成人才外流和勞動力缺失;社會經濟發展活力不足;區域內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
【分析】該題組以我國北方地區區域圖為背景考查了地貌、土壤、海洋資源及人口遷移等相關問題。
(1)
黃河流出太行山,在出山口形成沖積扇,黃河下游地區形成沖積平原。黃河流出太行山進入下游地區,地勢變平緩,河流流速減慢,攜帶的泥沙不斷堆積,形成沖積扇、沖積平原。
(2)
東北平原典型的土壤是黑土,黑土的顏色主要是由于富含腐殖質,腐殖質層決定了黑土的顏色。東北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降雨充沛,雨熱同期,植被覆蓋率高,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冬季落葉多,有機質來源豐富;緯度較高,冬季寒冷,枯草落葉等分解速度慢,利于有機質的積累,故土層深厚肥沃。
(3)
海鹽、可燃冰和天然氣屬于海洋礦產資源;貝類、小黃魚和對蝦等多種海洋生物屬于海洋生物資源;海底通信、運輸和港口建設利用的是海洋空間資源。
(4)
根據材料信息, 17 世紀,清廷入關, “ 盡族西遷 ” ,同時實行封禁,此時引起東北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 21 世紀由于東北經濟發展緩慢,人口大量外遷,影響東北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東北地區人口流失直接導致該地區人才及勞動力缺乏,加速了東北地區老齡化進程,增加了東北地區社會保障負擔,不利于東北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及區域均衡發展。
登錄并加入會員可無限制查看知識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