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費爾干納盆地地處中亞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交界處, 100多個民族和聚落跨界而居。其面積占中亞的5%以下,人口達1400萬,占中亞人口的五分之一,平均下來每平方公里有636人。海拔330至1000米,屬大陸性氣候,1月份平均氣溫為攝氏2至3度,7月份為24至27度,年平均降水量為100至500毫米。盆地內的河流和灌渠交錯相連。
(1) 分析費爾干納盆地人口數量多、密度大的原因。
(2) 指出該地可持續發展可能面臨的問題。
(1) 周圍山地環繞,氣候比較溫暖;位于西風迎風坡,降水較豐富,水資源充足;盆地地形平坦,耕地面積大;本地其它地區自然條件較差。
(2) 人口密度大,增長快,環境壓力大;水資源短缺和分配不合理;土地退化,生產能力降低;民族矛盾和領土紛爭,易發戰亂。
【分析】本題以費爾干納盆地為材料,涉及影響人口分布因素、可持續發展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區域認知及綜合思維的素養。
【詳解】( 1 )費爾干納盆地人口密集的原因可結合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從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來答。據圖可知費爾干納盆地四周多高山,阻擋了北方來的寒冷空氣,冬季溫暖;盆地西部有缺口,有利于西風深入,降水多;盆地地形,地形較為平坦;盆地邊緣多山前沖積扇,土壤肥沃:有河流流經,水源充足,多綠洲,利于農業取水灌溉,利于農業的發展,結合所學知識,中亞其他地區的自然環境惡劣,不適合人類生活,因此大量的人口居住在費爾干納盆地。
( 2 )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費爾干納盆地的人口達 1400 萬,人口密度大,在發展過程中,日益增長的人口會給促使當地農民繼續開荒,繼續開辟牧場,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很大的壓力;中亞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較少,費爾干納盆地的農牧業主要依靠流經當地河流的灌溉,而水資源伴隨著人口增長也會日益短缺,同時一條河流上中下游的分配不合理會造成下游斷流問題突出,人類開發力度的急劇增加,會使當地的土壤退化,同時不合理的灌溉也會使土壤的鹽堿化日趨嚴重,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費爾干納盆地的民族眾多,國家較多,民族矛盾,領土矛盾也也是當地嚴重的社會問題。
登錄并加入會員可無限制查看知識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