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材料及圖,回答下列問題。
中新網 12月31日電據美國《僑報》報道,2010年1月1日,美國總人口已達3億零840萬人,比上年增加260萬多人,人口增長率為0.9%。美國每8秒鐘有一人出生,每12秒鐘有一人死亡,每14秒鐘凈增一個人。很多人關注的不僅是人口的增長,還有美國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影響、英國《獨立報》指出:對支撐地球生命的自然體系來說,美國人口的快速增長顯然不是什么好事。
(1) 由圖甲可以看出美國人口的增長除自然增長外還有 ____ 所致,這種方式的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 ?
(2) 美國人口構成的變化對美國積極的影響是( )
A .交通通達性提高 B .文化多樣化 C .勞動力數量減少 D .自由活動空間增大
(3) 美國資源豐富,國土遼闊,但媒體稱 “ 美國人口的快速增長對支撐地球生命的自然體系來說并非好事 ” 。試用環境人口容量的相關理論對其進行闡釋。
(4) 近年來,美國老年人口主要向南部和西南部地區遷移,試分析其主要原因。
(1) 國際人口遷移(或 “ 機械增長 ” ) 美國經濟發達,生產力水平高,收入水平高,吸引大量移民遷入
(2)B
(3) 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最多能容納的人口數量;美國人均資源消耗量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這種高消費的生活方式,隨著人口的增長會給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也將使其環境人口容量減小。
(4) 東北部地區環境污染嚴重,而南方陽光地帶氣候宜人,環境優美,適宜人類居住。
【分析】本題目以美國總人口為背景材料,涉及自然增長、環境人口容量、人口遷移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及綜合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等地理核心素養。
【詳解】( 1 )由圖甲可以看出,美國人口的增長除自然增長外還是由國際人口遷移,即 “ 機械增長 ” 所致,這種方式的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經濟發達,生產力水平高,就業機會多,經濟收入高,吸引大量移民遷入。
( 2 )美國人口構成的變化,大量外來人口遷入,對美國積極的影響是文化多樣化,促進多種文化的交流發展, B 對。人口增多,交通通達性可能下降, A 錯。勞動力數量增多, C 錯。人口數量增多,自由活動空間減小, D 錯。故選 B 。
( 3 )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最多能容納的人口數量;美國人均資源消耗量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這種高消費的生活方式,會加速資源的消耗程度,隨著人口的增長會給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也將使其環境人口容量減小。因此 “ 美國人口的快速增長對支撐地球生命的自然體系來說并非好事 ” 。
( 4 )近年來,美國老年人口主要向南方地區,即陽光地帶遷移,主要原因從推力看,是東北部地區環境污染嚴重。從拉力方面看,南方陽光地帶氣候宜人,環境優美,適宜人類居住。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都屬于人口移動,根本區別在于居住地是否發生長期改變。
2、經濟因素往往起著重要作用
3、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促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是影響人口遷移的基礎因素。例如,美國部分老年人在退休以后由東北部“冷凍地帶”向西部、南部“陽光地帶”遷移,主要受氣候條件影響;隨著大慶油田、攀枝花鐵礦、金昌鎳礦等的開發,吸引大量人口遷人,主要受礦產資源的影響;近代山東、河北大量人口闖關東,主要受土地條件的影響。
(2)生態環境變化:受工程建設、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導致生態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在局部地區、特殊時期往往成為引起人口遷移的主導因素。例如:5·12墳川大地震后,北川縣部分人口外遷山東;三峽工程建設使大量庫區人口外遷;西北地區隨著土地荒漠化的發展,出現沙進人退的現象。
(3)政治因素:在特殊時期可能引起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例如,我國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吸引東部部分人口到西部地區工作;海灣戰爭期間,大量伊拉克居民遷往其他國家。???
(4)社會因素:交通和通信事業的發展,減少了人口遷移的阻力,促進了人口遷移。文化教育和婚姻往往成為青年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家庭對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遷移常起重要作用。
登錄并加入會員可無限制查看知識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