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是湖北省首個被國家規劃為區域中心城市的縣級市, 2021年黃岡市“十四五”規劃明確表示支持麻城建設大別山區域性中心城市。下圖示意麻城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6 .麻城成為湖北省首個被國家規劃為區域中心城市的縣級市,主要得益于( )
A .自然環境較優越 B .吸引人才集聚
C .分擔了武漢職能 D .地理位置優越
7 .麻城成為區域中心城市,短期內最直接的影響是( )
A .城鎮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B .服務種類迅速增多
C .發展帶動能力大大增強 D .服務范圍迅速擴大
8 .麻城建設大別山區域性中心城市,將會導致( )
A .農業土地規模減小 B .環境污染減輕
C .服務業的發展減慢 D .人口規??s小
D????7 . C????8 . A
【解析】 6 .據圖分析可知,麻城位于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交界處,處于東西南北的 “ 十字 ” 交會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西南北交通便利,使得其成為湖北省首個被國家規劃為區域中心城市的縣級市。 D 正確, ABC 錯誤。故選 D 。
7 .據上題可知,麻城成為區域中心城市主要得益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故短期內麻城的發展帶動能力大大增強,發展潛力變大,吸引力增強。短期內麻城的城鎮化水平不會大幅度提高,服務種類不會迅速增多,服務范圍也不會迅速擴大。 C 正確, ABD 錯誤。故選 C 。
8 .麻城建設大別山區域性中心城市,因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將導致農業土地規模減小,服務業會快速發展,吸引力增強,吸引大量人口流入,環境污染可能會加重。 A 正確, BCD 錯誤。故選 A 。
【點睛】區域中心城市等級較高,可以吸引人口遷入,促進城鎮化。
城市功能分區及其形成原因
(一)城市功能區的含義:
城市的各項經濟活動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積相對有限,不同地塊的交通通達度和地價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項活動之間必然要發生競爭,并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區。如圖:??
(2)成因:城市土地面積相對有限,各個地塊的交通通達性和地價也各不相同,各項活動之間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聚。
(3)劃分:無明確界線,區內以某種功能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二)城市的主要功能區:
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區。各功能區之間并無明確的界線,一個功能區往往以某種功能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大城市功能復雜,還會形成行政區、文化區等功能區。
功能分區 | 組成 | 區位 | 特征 |
中心商務區 |
地區性、全國性或國際性的大公司、大商行、大銀行等機構及高級商場 | 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 建筑物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口流動大,人口密度晝夜差異大 |
工業區 |
許多城市因工業門類不同而形成多個成片分布的工業區各區由若干不同類工廠組成 |
分布于城市的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通過 | 巨大的廠房,高聳的煙囪,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環境污染現象 |
商業區 | 各種商業街和大商場(或超級商場) | 多位于市中心和交通干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 | 建筑物以多層大廈為主,交通便捷,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 |
住宅區 | 成片住宅樓及配套的服務性設施 | 企業或單位職工住宅區與企業分布相鄰或結合 | 占地面積大,是城市的最主要功能區,外邊景觀是成片密集的樓房 |
行政中心區 | 地區或城市的行政機構 | 交通方便及鄰近服務對象 | 人口密度晝夜差異較大 |
文化區 | 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圖書館、展覽館等文化機構和設施 | 一般距工業區較遠,具有較好的自然環境、便利的交通和發達的通信等條件 | 文教機構眾多,文化氛圍濃厚 |
混合功能區 | 工廠、機關、商店、學校、醫院、住宅等 | 多位于城市內部 | 具有有限的綜合功能 |
郊區 | 主要是為城市服務的城市外圍農業區 | 城市行政界線以內、建成區外圍的地區 | 為建成區提供后備土地資源、勞動力和農副產品 |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及影響因素:
1、概念: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又稱城市地域結構,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區分布和組合的模式。
2、形成: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影響因素主要有歷史、經濟、社會、行政等四方面。
3、城市功能分區的原因:
(1)歷史因素:
①歷史背景:很大程度上決定功能分區的現狀。例如:北京的商業區,上海的中心商務區;
②歷史變化:城市土地利用隨歷史而變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區的班落、城內污染工廠外遷。
(2)經濟因素:
①距離市中心的遠近:距離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價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隨距離的增加而遞減。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業區,商業區外圈形成住宅區,城市外緣形成工業區。
②交通通達度:通達度越好,土地價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則低。例如:市中心附近若通達度低,則往往形成住宅區
(3)社會因素:
①收入:形成不同級別住宅區的常見原因。
②社會群體:社會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區和活動區。例如:住宅區出現分化,高、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③知名度:對住宅區的選擇有很大影響,還影響到商業區和工業區的發展變化。例如:高收人階層集聚形成高級住宅區
④種族:對住宅區分異的影響很大。例如:西方城市中的種族聚居區,如唐人街等
(4)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規劃,干頂城市社會經濟的自由發展,通過合理引導明確劃定不同功能區。例如:北京方莊住宅小區
4、城市的合理規劃
(1)城市規劃的目的:是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計劃和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是建設和管理城市的依據,以達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護城市環境的目的。
(2)合理城市規劃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證城市居住和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有效地預防和解決城市化帶來的各類問題,有利于建設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總體布局首先要考慮的重大問題?;拘螒B有集中緊湊與分散疏松兩類。在我國,中小城市只要有條件,大多采用集中緊湊式,有些大城市為了解決市區人口擁擠、工業集中、交通不暢、污染嚴重等問題,可以分散城市布局。
(4)功能區的合理布置(協調工業用地與生活居住用地之間的關系)
工業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區位;工業區和居住區之間有方便的聯系;需勞動力多的工業區接近居民區
合理安排工業用地位置,減少對居民區的污染?;緹o污染的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行業可以布置在居民區內。污染大或有火災危險的企業遠離城市,污染空氣和水源的工業布置在城市的下風向和水源的下游。
工業區和居住區之間設置防護帶。在帶內加以綠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居住環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護帶中一般可設置一些少數人使用的、非長期停留的建筑留有發展余地。
(5)城市總體布局方案的比較:要設計多個方案進行綜合比較得到最優方案。
登錄并加入會員可無限制查看知識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