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普洱茶樹高達 16m,生于海拔1000~2100m處。普洱茶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以云南西雙版納曬青茶為原料,云南西雙版納是普洱茶的主產區之一。歷史上普洱茶在長時間運輸過程中,茶葉經歷了二次轉化發酵,普洱茶的品質提高。1974年普洱熟茶“渥堆”(一種發酵方法)技術出現了。渥堆是普洱茶熟茶制作過程中的獨特工藝,也是決定熟茶品質的關鍵點,是將曬青茶堆放成一定高度(通常在70cm左右)后灑水,上覆麻布,使之在濕熱作用(人工控制)下發酵24小時左右(自然發酵時間為46天),并產生一些對人體有獨特保健功能的化合物的技術。下圖示意西雙版納古茶山分布狀況。
(1) 簡述西雙版納種植普洱茶的優勢氣候條件。
(2) 說明催生普洱熟茶 “ 渥堆 ” 技術的原因。
(3) 分析近年來我國出現 “ 普洱茶熱 ” 現象的原因。
(1) 西雙版納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緯度低,年均溫適宜;北部山脈阻擋了冷空氣,使普洱茶樹不易受凍害影響;受西南季風及東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大;山地地區多云霧、多漫射光,利于普洱茶樹生長。
(2) 普洱茶傳統發酵時間長;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普洱茶路上運輸時間越來越短,難以利用該時段進行二次發酵;市場需求量增大,普洱茶供不應求;科技的進步促進了制茶工藝的提升。
(3) 歷史悠久,藝精湛,品質好;新工藝生產速度加快,迅速供應市場;居民經濟收入提高,生活質量要求高。
【分析】本題目以西雙版納古茶山分布狀況為背景材料,涉及農業區位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及綜合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等地理核心素養。
【詳解】( 1 )根據材料, “ 云南西雙版納是普洱茶的主產區之一 ” ,云南西雙版納是熱帶雨林氣候,說明對溫度要求高,西雙版納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緯度低,年均溫適宜;北部山脈阻擋了冷空氣,使普洱茶樹不易受凍害影響;受西南季風及東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大;山地地區多云霧、多漫射光,滿足普洱茶對光照的需求。
( 2 )根據材料, “ 在濕熱作用(人工控制)下發酵 24 小時左右(自然發酵時間為 46 天) ” 說明普洱茶傳統發酵時間長,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普洱茶路上運輸時間越來越短,難以利用該時段進行二次發酵;現在科技的進步促進了制茶工藝的提升;普洱熟茶 “ 渥堆 ” 技術產生一些對人體有獨特保健功能的化合物,市場需求量增大,普洱茶供不應求需要新技術制茶。
( 3 )普洱茶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普洱茶歷史悠久,加工技藝精湛,品質好;新工藝提高了加工進程,生產速度加快,可以迅速供應市場;經濟發展快,居民經濟收入提高,對生活質量要求提高。
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在不斷地變化。自然因宜比較穩定,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較快。
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等條件在不斷變化中,它們通過對地形、光熱、土坡的改造或對市場、交通等因素的影響,間接或直接地影響農業發展。
登錄并加入會員可無限制查看知識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