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某區域等高線地圖,回答問題。
(1) 描述該區域的地形特征: ____ 。
(2) 計算 A 到 B 的坡度 ____ ,由坡度推斷這里 ____ (能、不能)發展種植業。解釋原因 ____ 。
(3) 當地政府擬在 D 到李莊修建一條公路,現有 ①② 兩條設計方案,你認為可行的是哪一條? ____ ,原因是 ____ 。
(4) 要觀察李莊的全貌, C 與 E 中最合適的地點是 ____ ,原因是 ____ 。
(1) 地形以丘陵和平原為主,西北為丘陵,東南為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面起伏小
(2)???? 5% (或 1/20 ,約 3° ) 能 坡度小于 15° ,發展種植業,不易水土流失
(3)???? ① 山區道路沿等高線修建,坡度和緩,且 ① 線路連接居民點多。
(4)???? E 點 C 點看李莊有山脊阻擋視線
【分析】該題考察等高線的判讀基礎知識。
(1)
地形特征從地形類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地勢起伏狀況、地形傾斜方向、區域極值(地勢最高值、最低值)等方面描述。從圖中看,西北部等高線彎曲密集,海拔 500 米以下,為丘陵;東南部海拔 200 米以下,等高線稀疏,為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起伏小。
(2)
圖中 A 海拔 300 米, B 海拔 150 米,兩地高差為 150 米;跟據比例尺可算出兩地的距離為 3000 米;根據坡度計算公式:坡度=(高程差 / 水平距離) ×100% ,可算出為 5% ,約 3° ;坡度小于 15° 的不易水土流失,可以發展種植業,因此該地可以發展種植業。
(3)
從圖中看,兩線路各有優點和缺點, ① 線的優點是在山區沿等高線修建,坡度和緩,連接居民點多,缺點是路較長。 ② 線路的優點是線路短,建設成本低,缺點是翻越山頭,但坡度和緩,影響小。 ①② 都可以,理由只答優點。
(4)
從圖中看, E 點海拔高,距李莊近,可看到李莊; C 點與李莊之間有一組向低處彎曲的等高線,為山脊,有山脊阻擋看不到。
【點睛】
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在不斷地變化。自然因宜比較穩定,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較快。
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等條件在不斷變化中,它們通過對地形、光熱、土坡的改造或對市場、交通等因素的影響,間接或直接地影響農業發展。
登錄并加入會員可無限制查看知識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