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主體功能區是生態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國土開發和保護重大戰略。下圖示意福建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2 .福州、泉州、廈門被劃分為優化開發區域的優勢條件是( )
① 經濟發達 , 人口密集 ② 科技創新能力強 ③ 臨海 , 自然環境優美 ④ 土地肥沃 , 農產品豐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13 .甲處主體功能區的發展方向是( )
A .發展創新能力 , 提高資源環境承載力 B .大力推進城鎮化 , 帶動全省經濟發展
C .禁止開發區內開墾 , 以保護生態環境 D .為東部沿海提供優質的農副產品
A????13 . C
【解析】 12 .福州、泉州、廈門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城鎮體系完善,科技創新能力強,但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已經接近飽和,需要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城鎮群的協調發展, ①② 正確;優化開發區域的自然景觀多數被改造, ③ 錯誤;土地肥沃,農產品豐富,通常被劃入限制開發區域, ④ 錯誤。故選 A 。
13 .讀圖可知,甲位于武夷山,屬于禁止開發區域,應禁止在開發區內開墾,以保護生態環境, C 正確, ABD 錯誤。故選 C 。
【點睛】主體功能區指基于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等,將特定區域確定為特定主體功能定位類型的一種空間單元。我國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
區域的概念:
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由于
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標和方法不同,人們劃分出的區域類型也不同。
其內涵可以概括如下:?
區域的劃分:
區域是以某種指標為依據劃分的。既可以是單一指標,如通常以積溫為指標將某個地域劃分為不同的
熱量帶;又可采用綜合指標,如可以根據語言、宗教等指標將世界劃分為東亞文化區、中東與北非文化區、歐美文化區等。
一般來說,區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特征來劃分,如根據自然條件差異,將我國劃分為三大自然區;又可以按人文要素特征來劃分,如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可以把區域劃分為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
區域的特點:
區域的特點與區域的性質、區域劃分的指標和方法有關。
(1)層次性,即區域之間是有等級差異的,圖示如下:
(2)差異性,指同級別區域之間的差異。一般來說,區域等級越高,區域內部越復雜,區域內同一性越小,區域間差異性越大;反之,區域等級越低,區域本身越簡單,區域內同一性越大,區域間差異性越小。
(3)整體性,即組成區域的各要素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圖示如下:
(4)可變性,即區域范圍、區域界線具有一定的變化,具體表現如下:
①界線的模糊性:有的區域有明確的邊界;有的區域邊界具有過渡性。
②區域是一個發展變化的地表空間。
③區劃的角度、指標、目的不同,同一地表空間,可得到不同的區劃方案。
登錄并加入會員可無限制查看知識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