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萊茵河見證了歐洲工業文明的發展歷程。這條河流在 19世紀中期就出現了環境問題,20世紀50年代進一步惡化,70年代生態災難達到頂峰。當時萊茵河被人們稱為“歐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難度巨大。1950年,瑞士、法國、盧森堡、德國和荷蘭聯合成立了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委員會主席由各國輪值,秘書長則固定是荷蘭人。經不懈治理,現在的萊茵河水質干凈清澈,成為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河流之一。
(1) 說明萊茵河水污染治理難度巨大的主要原因。
(2) 分析治理萊茵河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3) 說明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秘書長固定為荷蘭人的主要原因。
(1) 流經國家多,協調難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污染排放多;下游水流平緩,水體自凈能力差。
(2) 國家間建立相關處理機構,增強協調處理能力;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大資金、技術投入,防治污染;加強宣傳,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3) 荷蘭地處萊茵河入???,受河流污染威脅最大。
【分析】本大題以萊茵河水污染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水污染的原因、治理措施相關內容,考查了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詳解】( 1 )萊茵河水污染治理難度大的原因主要從流經國家數量、污染物排放量、河水自凈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據圖可知,萊茵河流經了瑞士、法國、德國、荷蘭等國家,涉及的國家多,協調難度大,治理難度大;萊茵河流經的國家,工農業發達,排放的污染物多,治理難度大;萊茵河下游為平原,水流平緩,河水自凈能力差,治理難度大。
( 2 )治理措施主要從區域協調、控制污染源、加大治污投入、提高環保意識等方面進行分析。萊茵河是國際性河流,治理應該國家間建立相關協調機構,全流域協調,增強協調處理能力;全流域控制污染物排放,保護水質;統一協調,加大資金、技術投入,防治污染,保護水環境;多渠道宣傳,加強宣傳,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 3 )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秘書長固定為荷蘭人的原因可以從荷蘭所處的地理位置進行分析。荷蘭地處河流入???,污水最終會經過荷蘭入海,荷蘭受污染威脅最大,治理河流最迫切,責任心最強
1、環境污染是指人類活動所引起的環境質量下降,從而有害于人類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發展的現象。
2、當進入環境的廢棄物濃度或數量超出環境的自凈能力,或者廢棄物有害于人類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與發展時,就造成了環境污染。
3、環境污染的分類:
按環境要素分類: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
按污染物的性質分類:化學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
3、按污染物的形態分類:廢氣污染、廢液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輻射污染、光污染。
4、按污染物來源分類:生產污染、生活污染。生產污染又分為工業污染、農業污染、交通污染。
按污染的分布范圍大小劃分可以分為全球性污染、區域性污染、局部性污染
登錄并加入會員可無限制查看知識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