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納木錯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側,湖泊面積 2015km 2 ,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發現高于現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線。仁錯位于納木錯西側,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曲那兩河分別匯入納木錯和仁錯。納木錯地處夏季風影響邊緣區,冬半年盛行西風,在10-11月期間,湖泊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圖(a)示意納木錯和仁錯所在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圖(b)示意兩湖分水嶺區域水系與地形特征。
(1) 分析 10-11 月期間納木錯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的原因。
(2) 結合河流侵蝕的知識,分析圖( b )中虛線框所示區域水系演化過程與趨勢。
(3) 從全球變暖的角度考慮,說明未來納木錯能夠與仁錯貫通的理由。
(1) 此期間納木錯東側區域位于西風下風向,西風影響加強;西風經過湖區時,湖泊為西風提供熱量和水汽;湖泊東側區域地形較高,易產生地形雨。
(2) 那曲凹岸處向東侵蝕,雄曲凹岸處向西侵蝕;侵蝕持續進行,分水嶺將被切開;發生河流襲奪,兩河流連通。
(3) 兩湖分水嶺海拔低于 4740m ;納木錯湖面海拔曾達到 4748m ,高于分水嶺和仁錯湖面海拔,說明兩湖曾經貫通;隨著全球變暖,注入兩湖的冰雪融水和降水增加,湖面上漲;如果湖面上漲超過分水嶺海拔,兩湖將再次貫通。
【分析】本題以納木錯湖的相關介紹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氣候、河流、全球變暖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區域認識、綜合思維等地理核心素養。
【詳解】( 1 )納木錯地處夏季風影響邊緣區,冬半年盛行西風,而納木錯東側區域位于西風的下風向,湖面沒有結冰時,西風帶來納木錯湖面的水汽,吹向納木錯東岸,再加上納木錯東側區域的地形較高,從而容易形成地形雨,在 10-11 月期間,降水充足。
( 2 )河流從南部山區流出,在遇到地形阻擋后分流,但兩條河流凹岸處均受到侵蝕,隨著時間推移,兩條河流凹岸處距離不斷侵蝕而接近,直到兩河切穿分水嶺,河流連通。
( 3 )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注入兩湖內的冰雪融水和降水逐漸增加,從而導致湖面上漲,當湖面的上漲超過兩湖之間分水嶺的海拔時,兩湖將連通。
【點睛】
水體組成:
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各種可以被人們利用的淡水資源
目前人類利用的主要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
分類 | ? | 備注 | |
空間分布 | 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 | 地下水:潛水、承壓水 |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體,分布于兩極與高山地區,直接利用少; 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體,但主要為深層地下水,開發難度較大; 動態水是人們開發利用的重點,其中以河流水最為重要 |
水循環周期 | 靜態水:冰川水、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等 | 動態水:地表水、淺層地下水 | |
利用程度 | 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 其它 |
水圈:
地球上的水在地理環境中以氣態、固態和液態三種形式相互轉化,形成各種水體,共同構成了一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稱為水圈。
分類 | ? | 備注 | |
空間分布 | 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 | 地下水:潛水、承壓水 |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體,分布于兩極與高山地區,直接利用少; 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體,但主要為深層地下水,開發難度較大; 動態水是人們開發利用的重點,其中以河流水最為重要 |
水循環周期 | 靜態水:冰川水、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等 | 動態水:地表水、淺層地下水 | |
利用程度 | 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 其它 |
類型 | 定義 | 補給 | 主要特征 |
潛水 | 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之上 | 大氣降水和地表水空氣中水汽進入地下凝結而成 | 有自由水面;重力作用水從高處向低處滲流;水量不穩定;水質易受污染;埋藏較淺 |
承壓水 | 埋藏在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承受一定壓力 | 潛水 | 有承壓水面,承受壓力,水的運動取決于壓力的大小,可從低處向高處滲流;水量穩定;水質不易受污染;埋藏較深 |
陸地水體的關系特征:
水體相互關系 | 圖解 | 說明 |
大氣降水與河流水 |
![]() |
大氣降水是陸地水的主要補給來源,以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徑流量隨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 |
冰雪融水與河流水 |
![]() |
冰川儲存固態水,輸出液態水,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徑流量隨氣溫變化而變化 |
地下水與河流水 |
![]() |
河流水與地下水有互補關系,A 圖河流水補給地下水,B圖地下水補給河流水 |
湖泊水與河流水 |
![]() |
湖泊對河流徑流有調蓄作用。洪水期蓄水,枯水期補給河流水,人工湖泊——水庫的調蓄作用更明顯 |
水體的類型:
海洋水:最主要的,占96.53%。
氣態水:數量最少,分布最廣
陸地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陸地淡水:冰川是主體(2/3)
水體之間的關系:
從水的運動更新的角度看,陸地上的各種水體之間具有水源相互補給的關系。
陸地水體的關系特征:
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是指它們之間的運動轉化及其水源補給關系。從陸地水體的水源補給看,大氣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陸地水體的最主要補給形式;冰融水可補給河流水及其他陸地水體;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間,依據水位、流量的動態變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補給關系。
類型 | 定義 | 補給 | 主要特征 |
潛水 | 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之上 | 大氣降水和地表水空氣中水汽進入地下凝結而成 | 有自由水面;重力作用水從高處向低處滲流;水量不穩定;水質易受污染;埋藏較淺 |
承壓水 | 埋藏在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承受一定壓力 | 潛水 | 有承壓水面,承受壓力,水的運動取決于壓力的大小,可從低處向高處滲流;水量穩定;水質不易受污染;埋藏較深 |
登錄并加入會員可無限制查看知識點解析